close

  □四川日報網 關鍵字行銷董曉尚
  上周,四裝潢川一位老師在眾人面前打罵學生視頻流傳網上,吸引近50萬網友點擊。據《華西都市報》報道,事發遂寧市大英縣某校,在八年級的一堂思想品德課上,兩名學生在後排說說笑笑,被老師叫上講臺後態度仍然不好,最後被老師扇了兩耳光。
  相比曾令全國震驚的幼兒園虐童事件,這樣一則固態硬碟社會新聞影響並不很大,但仍有值得反思之處。
  批評聲音之外,不少人對巴里島老師打罵學生“見怪不怪”、“表示理解”,認為有些網友“過於敏感”了。一位四川日報網網友自曝:我們上學那會,被老師打是常事。廣東網友“藍羽纖兒”說:當年我被老師折磨得多處傷痕,手上留了一道傷疤,鼻子被打過兩次流鼻血,而他只是被扇了一把掌就如此轟動。
  過去,受制於餐飲設備落後的教育觀念,“簡單粗暴”手段的確不鮮見,人們也不認為這有什麼不正常的。但社會的進步改變了曾經的“麻木”,越來越多的人達成“文明的共識”:學生頑皮難教不是老師動手打人的理由,言傳身教、傳播文明才是教育應有的內涵。
  在對類似教育事件的圍觀中,網友們討論辨析,促進教育文明的尺度延展。
  另外一條有關文明的反思來自巴中公交車。
  一位母親在當地論壇反映:女兒今年七歲了,兩歲的時候眼睛出現了問題,不得不做手術摘除那隻眼球,今年給她辦了一張公交殘疾人卡。有一次,帶女兒坐公交,一聽是殘疾人卡,車上所有人都轉過來看,異樣眼神下,她現在不再刷那張殘疾人卡。
  帖子引起網友和媒體關註。有人留言:語音播報殘疾人卡傷自尊,建議改成“愛心卡”。同時有人覺得無所謂:“沒人看不起殘疾人,自己沒必要自慚形穢。”
  從網友評論來看,“自尊”遠未成為這個社會對待弱勢者時的考慮要素。有人甚至認為講自尊過於“矯情”。沈陽某高校曾曝出“貧困生為爭助學金公開演講”,背後同樣是對弱者的不尊重。
  濟困的最高原則應是呵護受助者的心靈,保護受助者的尊嚴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身有殘疾可以算一項個人隱私。公共場合里,如何既保證其享受優惠政策,又進行精神上的關照,避免不必要尷尬,仍需思考。
  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,從這個城市對殘障者服務做到什麼地步,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中可窺得一二,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尺度。
  (原標題:保護弱者尊嚴折射文明尺度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k54pkxrc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